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7月22日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官微宣布上线多智能体框架,并探索以此为核心构建科学发现系统,使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实现从提升单点效率到进行自主探索的跨越。
2025年是智能体爆发元年,不仅马斯克旗下的xAI近期发布的Grok 4包含了单智能体、多智能体两个版本,上市公司也密集布局多智能体,推动大模型从“只会说”到“能动起来”,再到自主协同处理复杂任务,重塑科研及产业业务流程。
多智能体协同突破复杂任务瓶颈
AI智能体是一种能够自主理解、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的软件程序。它由大语言模型驱动,可根据需要调用各类工具、其他模型及系统,与之交互,以实现用户的目标。AI智能体与传统的AI助手不同,后者每次生成回复都需要用户提示,而智能体在理论上只需用户下达一项高层级任务,便会自主规划完成路径。
一个多智能体系统包含了多个智能体。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的多智能体框架Intern·Agent,通过调动多个专职智能体,使之各司其职协同工作,获得类似人类科学家的自主探索能力,可开展分析问题、查阅文献、调研反思及开展实验,从而实现“想法生成-方案设计-代码实现-实验验证”全流程闭环。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探索以此为核心构建科学发现系统。目前,Intern·Agent已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的12种科研任务,在大幅提升科研效率的同时,亦初步展现出多智能体系统自主学习、持续进化的潜力,为人工智能自主完成算法设计、科学发现等高端科研任务开辟了全新的探索路径。
7月10日,马斯克旗下的xAI正式发布了Grok 4,包含Grok 4(单智能体版本)和Grok 4 Heavy(多智能体版本)。Grok 4 Heavy支持4个智能体并行思考,在推理过程中横向比对、纵向协同,调用更大规模的计算资源以完成更复杂、更精密的任务。Grok 4的订阅费为30美元/月,而Heavy版本的费用为300美元/月。
上市公司密集布局多智能体
2025年被视为智能体元年。智能体意味着大模型从“只会说”到“能动起来”,多智能体协作则进一步提升了智能水平,更接近对实际业务的重塑和效率提升。上市公司中,无论是软件提供商还是各类行业公司,都在密集布局多智能体业务。
7月16日,昆仑万维(维权)宣布联合南洋理工大学,正式发布全新的分层多智能体协作框架AgentOrchestra。据介绍,这套框架在SimpleQA、GAIA、HLE等全球权威通用智能评测中的多项核心指标上刷新了纪录,整体成绩超越了多家商业和开源的智能体系统。AgentOrchestra以“交响乐团式”的多智能体协作为核心理念,通过分层规划、模块化设计和多模态融合,在信息检索、网页操作、复杂推理和多模态分析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协同效能和创新能力。
7月15日,国脉科技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国脉科技基于居家养老场景的AI智能体采取多智能体模式,目前已发布三种智能体。一是前期接触与适应支持,从长者或其家属对养老方案有初步兴趣开始,到成功入住或选择相应方案为止。二是日常生活与社交娱乐,在长者加入养老社区或选择居家养老方案后,为其日常生活、兴趣培养和社交拓展提供全面支持。三是健康与安全保障,从日常健康监测到应急处理,为长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持续支持与保障。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申请了一项名为“多智能体的调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的专利。专利摘要显示,该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智能体的调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该方法包括:获取环境数据,其中环境数据包括仓库数据和道路布置数据;根据环境数据,构建多智能体物理模型和虚拟调度运输场景,其中多智能体物理模型包括多个智能体;基于虚拟调度运输场景,采集多个智能体的实时数据,并根据多个智能体的实时数据生成样本数据;建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根据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确定出初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样本数据,对初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其中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实现针对多个智能体的路径规划。以提升多智能体的调度效率。
2024年年底,宏景科技发布ProDate数据治理多智能体平台。平台以“大小模型协同×多智能体协作”创新架构,旨在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管理与智能分析,为企业数据治理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有效解决数据孤岛、处理效率低等痛点。其动态角色分配的多智能体协作模型,支持跨域智能体高效交互,配合自适应调度策略实现任务动态分工。截至2025年3月,该平台已授权15项发明专利。